三典轩首页 |  艺术家大全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版  |  免费申建书画网
卢桐艺术网
卢桐
     首页                 书画家简介                 作品展览                  管理中心
卢桐艺术博物馆          墨迹书法字帖          中外名画真迹原图图库          风雅颂         
     卢桐简介
 
卢桐

卢桐:1947年生于沈阳,祖籍河北,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沈阳第11、12届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辽宁大学、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客座教授,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沈阳民族书画院院长。系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迄今为止,出版《卢桐书法集》、书法专著、字帖共70余部,1994年、1997年在辽宁电视台举办“卢桐书法系列讲座”共55讲。卢桐书法作品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馈赠外国元首,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珍藏其作品。擅长各种书体,尤其擅长西夏文书法的研究与创作。

 

 

 

人物造诣  

  

卢桐,全国著名书法家,楷、行、草、隶、篆、魏碑六体皆通,再加西夏文书法绝技,目前定居深圳。卢桐在深圳创作的,某种程度上看是他55年书法长征的结晶,超凡脱俗,炉火纯青,舒展开来满屋子里充溢着宁静致远的气息,把急功近利、喧闹浮躁的商业涛声排挤在窗外。也是在他不染俗尘的书房里,卢桐为人们展开了他数十年如一日行走在宣纸上的远征历程,画外音由近及远,“50多年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已不仅是我的事业,而已成为我一生的生活方式。我把书法视为生命!”

编辑本段笔墨远征

  

  

五十五年对于卢桐来说,对书法的痴迷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沈阳一带知名的中医,写一手好字。不到5岁的时候,他就在弥漫着中草药味的老屋里,盯着爷爷手中开药方的那管毛笔,并且替爷爷研墨。看孙子对毛笔似乎有种前世之缘,爷爷便手把手教他如何执笔,如何用墨。卢桐颤抖着写下了第一笔,无法言传的快乐浸染全身,注定了他一生将与笔墨为伴。

  在沈阳“辽沈第一小学”读书时,卢桐的书法在全校拔尖,描红课上得到的红圈圈最多,写黑板报更是少不了他,让高年级学生都刮目相看。在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上初中时,卢桐把下午的自习课全用来练字,起初老师批评,后来干脆不管了。到了初二,仿佛是老天随缘,让他遇上班主任陈永清老师。陈老师书法功底深厚,颜体楷书貌端字正,看卢桐的书法有章有法、灵气十足,便在一次自习课上欣然动笔,“我给你写幅字吧!”在一尺半见方的宣纸上,陈老师写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条幅,赠与卢桐。

  陈老师成了卢桐研习书法最早的良师益友。老师的题字,不仅是他临摹数遍的字帖,也成了他踏上笔墨远征路的座右铭,自此孜孜追求,诚执不渝。1988年,已成名家的卢桐被母校邀请回去做书法报告,在全校师生面前,他首先讲起的是陈老师题赠的条幅。

  但是,成功的路是靠日积月累的苦心磨炼铺就的。1964年,他招工考入中捷友谊厂,入职登记表上的一笔好字让他有了挑选工种的余地。他先是被厂宣传部抽调去做板报专栏宣传工作,之后按他个人的要求分配到变电所当了一名电工。“变电所环境很好,只要电路通畅,一般无事可做,故有‘吊儿郎当是电工’之说。我看好这个工种,主要是想练字,值班期间都可以练字。”卢桐说。

  

  

练字是一件苦差事,卢桐乐此不疲。他从省图书馆借来大量字帖,将精力放在读帖和临帖上,超然物外,自得天机。他尤其喜欢上晚班,于夜深人静时提笔顿悟,临习各种书体的不同技法,揣摩异样风格间的关联与流变。累了,到值班室外的庭院里散步;困了,到变电所外的篮球场投几个球。即便在“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中,别人弃学费业,他照常练字,且时常能派上用场。图书馆被封借不出字帖,他从工友父亲那里借出家藏字帖临习,持之以恒,功底见长。

  “那真是研墨乐春,临帖消夏,运笔叹秋,挥毫捱冬。”卢桐说起往事,依然陶醉,只字不提其中的辛酸苦寒,“一生中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和擅长的事,而且不被外界的政治风云所干扰,的确是很幸福的。我努力了,也做到了,所以今生无悔矣。”

  如此不懈的长旅,终将导引出成就杰作的时辰。2003年,移居深圳已有一年的卢桐,“一日神情气爽,自觉心手双畅,兴之所至,偶发联想,欲以手卷书唐诗三百首”。创作的激情勃郁,一张张25米长的温州皮纸上留下他楷、行、草、隶、魏碑纵横驰骋的印记。到了2004年元旦,《唐诗三百首》手书长卷、西夏文及汉字书法长卷、《道德经》、《金刚经》小楷长卷均告完成。

  在《唐诗三百首》手书长卷序文中,卢桐这样描述着创作时的情形:“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日月如梭,转瞬数月矣。从秋近冬,从暖变冷,夜以继日,毫无倦怠,仿佛日课一般,可谓一举多得也。当第三百首写毕,恰好完成第四个手卷,岂非正好一百米长耶。虽是偶然,亦纯属巧合也。轻松之余,掩卷思之,喜从中来,甘苦参半而乐在其中也”。

  不过,这并不是卢桐耗时最长的书法作品。

编辑本段校书《西夏书》

  

  

1

1970年他汇入支援三线建设的队伍,从沈阳到宁夏银川的长城铸造厂工作。后来又凭着一手好字,被调进宁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成了中国著名西夏文权威学者李范文教授的助手。一接触西夏文,卢桐格外喜欢。西夏文笔划纷繁,结构紧凑,字形饱满,赏心悦目。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最大限度地研读西夏史料、碑文,将自己在西夏文书法上的诸多发现和归纳写成一篇篇论文,发表在省市各类报刊上。1985年,他在《宁夏社会科学》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西夏文书法研究初探》,开拓了西夏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引起学术界和书法界的关注,他就此成为专业研究西夏文书法的国内第一人。

  “人的一生中,成败荣辱无不与缘分有关,无缘无分或有缘无分都不能改变命运。”卢桐说起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将其归结为有缘有分。因书法之“缘”而靠近西夏学,因勤学之“分”而从工人转变成社科研究人员。作为李范文教授的助手,他以充沛的精力废寝忘食地工作,用两年时间,平均每天十七八个小时的工作量,手书完成了李教授经过十多年呕心沥血写就的两部重要西夏学专著—《同音研究》和《宋代西北方言—番汉合时掌中珠研究》,共计100多万字,是专门研究西夏文字和西夏语的大型工具书。西夏文没有铅字印刷,只能手书。

  这两部著作的面世,以及后来出版的《夏汉字典》,成了中国学者在国际西夏学研究领域中奠定突出地位的关键科研成果。师徒两人完美的合作,成了史学界的佳话,各得其所。李范文教授的成就在于考证严密的研究结果,卢桐的成就在于其杰出的书法艺术上。卢桐的名字,自此在书法界广为流传。

  1986年,卢桐以其独家的西夏文书法研究成果,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攻读民族古籍整理专业。当时古籍班的学员在空军指挥学院上课,卢桐在书法界已很有名气,很快被空军指挥学院聘请为书法指导老师,并以单间住房优待。他不仅有较丰厚的教学报酬,还有条件为出版社撰写字帖。但最令他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是,他找到了珍贵的《西夏书》。

  

  

主讲《版本目录学》的历史系教授贾敬颜,在课堂上告诉卢桐,50多年前他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翻阅过清朝学者周春的8册《西夏书》手抄本,那是一部令国内外无数西夏文史专家梦寐以求的孤本书,世所罕见而弥足珍贵,但不知道此书是否尚存。贾教授打赌似的刺激卢桐,“如果你能找到此书,并加以标点、整理,就作为你的毕业论文”。

  又是书法之“缘”,给了他接触《西夏书》的“分”。在北京一次书法家交流活动结束后,他问大家有谁听说过《西夏书》,其中一位在北大图书馆善本室工作的书法家说书就在他那里。卢桐大喜过望,第二天课也不上了,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赶往北大,去抄录这部十多万字的“宝书”。近两个月时间,他带着干粮风雪无阻,天天跑北大。这部书从抄录、标点、整理先后进行了十多遍,历时8年,力求精准,卢桐用小楷手书了全书,诸多知名学者给予高度评价并欣然拔冗作序。罗矛昆教授在“序”中说:“既是一部经过整理、标点的文献典籍,又是一部精美的书法作品”。

  “这是我书法艺术追求和史学研究中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卢桐告诉记者,“不仅深知何谓‘功夫’,更多的是感到莫大的荣幸,可以说是‘三生有幸’啊!”1991年,他因科研成果和书法业绩突出,成为当年宁夏社科院惟一被破格晋升副高职称的研究人员。

编辑本段诸体驰誉书坛

  

  

1992年岁末,时任沈阳市市长武迪生亲自批准,卢桐以“特殊人才”引进,被调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沈阳。政协委员、书法名家、客座教授……大量的社会活动,让卢桐开阔了视野,却也让他为无暇进行深入的书法实践和理论思索而感苦恼。于是,他出人意料地突然煞车,退回到纯粹的书法世界,从社科研究者转换成专业书法家。

  这一退,他便进入了一个更宽阔、更高远的境界。卢桐闭门自精,丹诚独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专注于书法艺术。他形单影只,在笔墨间苦打苦熬,品评和攀升着至高的艺术峰林;他每天读帖,向古代大师们求教真谛,创造的灵感和书法的灵魂在脑海中撞击结晶;他泼墨挥毫,心游万仞,心驰八极,将感悟付诸层出不穷的作品,醉心于纯粹美妙的大书法境致中。终于,他从苦心孤意的求索中脱颖而出,在书法艺术上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从1985年以来,卢桐曾13次获得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特等奖和金牌奖,作品数次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辽宁美术馆举行的大型书画展中展出,2000年在山东省美术馆和青岛博物馆举办卢桐书法艺术展。

  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央电视台、毛主席纪念堂、人民日报社等,都收藏了他的作品。他的西夏文书法,作为国礼馈赠给土耳其国王,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海部俊树,韩国前首相金大中等。他已出版书法理论、技法、字帖等著作70余部,发行共计100多万册。他擅长各种书体,功底深厚,讲究章法,境界高远,西夏文书法更是他的绝技。

  

  

1998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为他题词:“探本溯源,汲古求新,卢桐先生研究并书西夏文有成书以志贺”。著名红学家、书画家冯其庸教授为他题写“德艺双馨”,以示勉励。

  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学者李仲元在卢桐手书的《唐诗三百首》长卷题跋中写道:“卢桐先生精擅八法,诸体俱妙,驰誉书坛,蜚声海外,对西夏文字尤有研究,学术文章得同道赞佩,实学艺俱进者也。所书‘唐诗三百首’大卷首首精到,字字珠玑,真皇皇巨制也,篆法婉通圆转,隶体古茂拙厚,楷法端严,行书遒丽,草则飞动流畅,时杂西夏文字,更有幽然别趣,一展玩间炫人眼目。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得一体之妙已属难事,而卢君竟能六体皆臻妙境大不易也。”

  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大师、书法家杨仁恺,在90岁高龄仍为《卢桐书法集》亲笔作序:“以卢桐先生的书法艺术观之,高屋建瓴,不拘成法,敢于出新,不为法缚,而能转益多师,于是逐步形成自己的体段……金文大篆,甲骨文,西夏文均能入书法,各有千秋,在一般的书家中实不多见”。

  2001年,卢桐在《辽宁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论西夏文及其书法艺术”,对西夏文艺术特色和技法进行深入阐述,获得学术界好评。这一年,他是辽宁省唯一晋升成国家一级美术师的书法家。而能获国家艺术界最高职称的人当中,书法家本来就很少。

  

  


  


  



编辑本段墨宝教书育人

  

  

卢桐的墨迹不仅在书页和画轴上挥洒着功力,有的还嵌刻在名山大川的峭壁和石崖上。辽宁天华山景区奇崛的石壁上,刻着他刚劲有力的题字“通天峡”,每个字4平方米大小。也在这个景区,有一块像精装书斜靠在山坡上的巨石,景区称其为“天书”,而他就用被世人称为“天书”的西夏文题写了“天书”二字,刻石至今,几乎无有能辨识者,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书了。

  在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他题写了“紫霞观”、“观音殿”等8块匾额,字与山和,美奇绝顶,有棱有角。他用那里的山水特征比喻他的书法艺术观,“书法艺术要独辟蹊径,就要像张家界的山一样独具个性,气势宏大。魏碑犹如金鞭岩的态势,呈现出顶天立地的伟岸阳刚之美;端楷就像御笔峰一般,结体严谨,妙趣横生;狂草如宝峰湖的飞瀑流泉,不拘一格,飞跃跳动;隶书是波光粼粼的湖水,温和善变,浪漫多姿;行书似缭绕在山峰的云雾,行云流水般的灵动和流畅;至于西夏文书法,看来就像神堂湾一样神秘莫测”。

  在深圳,他所题写的“南山公园”、“深圳大南山改革开放纪念公园”和其中的“福寿亭”、“齐天亭”、“寿”、“寿比南山”等高峻挺拔,卓然而立于巨石之上。荔枝公园“寄趣园”内设立卢桐艺术工作室,50多幅作品在那里长年展出。

  

  

卢桐倾心的另一项事业是书法教育。最近20年来,他所面授的学生早已经超过万人,有的在全国大赛中获特等奖、金奖。他的双胞胎女儿就是最佳注解,1992年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中,同在沈阳市二十七中读高二的女儿卢文婷、卢晓婷双双获得一等奖,引起轰动。全国获得一等奖的只有三名,他家就占了两名,省报大肆报道,学校为此还免了两姊妹一年的学费,为她俩举办“姐妹书法展”。

  前不久举行的“第六届黄山杯少儿国际书画大赛”中,他所指导的12名深圳青少年参赛,获奖13个,其中包括特等奖1名、金奖5名、银奖3名。8岁学生张家敏前年师从卢桐,3个月后在“平安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中获三等奖,一年后在“香港学界书法比赛”中接连获小学初级组冠军,在“黄山杯”赛中获书法特等奖及美术金奖。4岁小男孩曾俊朝跟卢桐学书法仅4个月,其草书便获金奖。

  教书法对于知名书法家来说是否有点“大材小用”?卢桐说“教青少年学习书法,培养书法人才,也是为社会做点好事,做点贡献”。

  他依然强调“名师指点”的重要性。“青少年学书法,第一是热爱、喜欢,第二是有好的老师指点,平庸之辈是教不出未来新秀的。”卢桐说,“水平和技法的高低,境界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不一样,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艺术是一门学问,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循序渐进地不断提高,才能灵活自如地创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能否成功,还在于一个‘悟’字。悟性的有与无、高与低,决定着艺术成功与否和艺术成就的大小。搞艺术需要有天分或者说天赋,无论是与生俱来的还是由热爱勤奋引发的,都需要逐步领悟,需要发现并加以引导”。

编辑本段书画更有作为

  

  

2002年,卢桐来到深圳。仅逗留了几天,慕名前来求墨宝的人应接不暇,他感到深圳人对书法的热爱和推崇。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在他们的热情挽留下,决意留居深圳发展。

  过去5年,除了一些文化活动外,卢桐一方面继续修炼自己的艺术,创作精品,一方面指导青少年习字,期盼给这个新兴城市播撒书法的种子。他说最有效率的教学方式是电视。上世纪90年代初,卢桐曾在辽宁电视台两次举办“卢桐书法系列讲座”,共55讲,同时出版书法教材9种,效果很好。他希望有机会的话,能在深圳举行电视讲座。

  离开卢桐先生略显简陋的书房时,他若有所思地说,“其实,我最适合指导那些已具备创作能力的书法爱好者迅速提高创作水平和层次,真正体现个人的价值”。

  60岁是艺术家出精品佳作的黄金时间。在篆、隶、楷、行、草、魏碑、西夏文书法上皆有坚实功力的卢桐,期待着下一个机缘,期待无忧无虑地创作,期待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编辑本段名家评点卢桐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探本溯源,汲古求新。

  ●著名红学家、书画家冯其庸:德艺双馨。

  ●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学者李仲元:卢桐先生精擅八法,诸体俱妙,驰誉书坛,蜚声海外,对西夏文字尤有研究,学术文章得同道赞佩,实学艺俱进者也……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得一体之妙已属难事,而卢君竟能六体皆臻妙境大不易也。

  ●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大师、书法家杨仁恺:以卢桐先生的书法艺术观之,高屋建瓴,不拘成法,敢于出新,不为法缚,而能转益多师,于是逐步形成自己的体段……金文大篆,甲骨文,西夏文均能入书法,各有千秋,在一般的书家中实不多见。

  ●原鲁迅美术学院院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宋惠民:卢桐先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书法的造诣很深,根底很深。学识渊博,德艺双馨,是一位很适于教授书法的书法家。

  卢桐,号“闲鹤山人”。1947年生于沈阳,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是集艺术创作、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教学于一身的专业书法家。擅长各种书体,功底深厚,尤独擅西夏文书法的研究与创作,已出版书法专著、字帖70余部。他曾13次荣获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特等奖、金牌奖,荣立过“文艺创作”一等功,担任第11、12届沈阳市政协委员。2002年定居深圳,至今从事书法创作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余年习书不辍,终有所成。已出版书法专著、字帖50余种,10余项荣获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特等奖、金牌奖,为十余次全国大赛评委、主任委员、全国十余部大辞典编委、副总编。立过文艺创作一等功。95年3月沈阳电视台拍播其艺术专题片《临池不辍数十载,笔墨书出成就来记专业书法家卢桐》;95年辽宁电视台主讲书法讲座25讲,同时出版四种书法讲座教材;95年12月出版《卢桐系列书法教程》。多次入选国内及日本国书法大展。成功经验:认准书法艺术,用一生。之精力去追求、拼博。勤奋、悟性、机遇缺一不可。[

楷书
行书
草书
隶书
篆书
孙过庭
文征明
朱耷
唐寅
赵佶
郭熙
沈周
仇英
王蒙
祝枝山
倪瓒
国画高清图
书法高清图
国画山水
国画花鸟
佛像唐卡
青绿山水
油画高清图
外国油画
中国油画
风景油画
王羲之
颜真卿
欧阳询
柳公权
赵孟頫
钟绍京
范宽
王希孟
顾恺之
董源
黄公望
石涛
郎世宁
客服信箱:www3zitiecn@163.com   微信公众号ID:sdxcom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和大道179号新城市广场F栋1107室   微信关注公众号咨询   QQ:1764085446
Copyright©三典轩||官方微信公众号id:sdxcom        粤ICP备12011857号-1
微信二维码加载中....马上就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启动微信书画网,可以通过微信宣传推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