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典轩首页 |  艺术家大全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版  |  免费申建书画网
陕西青年书法家周高友
周高友
     首页                 书画家简介                 作品展览                  管理中心
周高友艺术博物馆          墨迹书法字帖          中外名画真迹原图图库          风雅颂         
     周高友简介
周高友,笔名康廙,号友子。安康市早阳人。从小酷爱书法篆刻和文学音乐。十六岁进入安康市书法协会,从事书画创作近二十年,其大部分作品被同学、老师及书法爱好者收藏。周高友先生出生于陕西安康的一个书香门第。清朝时期,周氏祖先因出仕为官,至其祖父时一直文脉不断。周氏以诗书传家,高友先生幼习书法,得其母教诲,秉承家学,临帖十余载,笔耕不辍。十二岁学治印,兼事绘画,十六岁跟随其舅舅安康著名石刻大师李典信先生学习金石篆刻,受其影响而后书法作品颇有金石之味,其书于篆、隶、行、楷、草均有涉猎,尤其擅长行书。因为热爱一直坚持,艺术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现在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宣传部副主任、职业画家、艺术创作人。现出版作品有《高友书法作品集》、《高友书画作品集》。
人物履历
周高友,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1987年8月出生于陕西安康一个贫民家庭。自幼爱好书法国画艺术。秉承家学,书艺大有长进。16岁进入安康市书法协会,作品多次入选省内外大型书法展览。
2003年进入安康市书法家协会。
2004年经启蒙老师唐明娟指导开始学习素描。
2005年9月被安康市第二中学艺术高中破格录取。
2009年9月考入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
2012年8月创立高友艺术工作室。
2013年3月受邀参加《韶华倾负》书画名家赵雍白作品展。
2013年4月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举办“高友个人书法作品展”同时发布第一部书法作品集《高友书法作品集》。
2013年5月发表《中国传统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专业论文。
2013年7月获得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设计学士学位。
2013年受邀参加《黄土画派》作品展。
2013年7月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
2014年5月远赴浙江金华黄宾虹大师的故乡进行书画采风。
2015年7月参加由金盛商务有限公司举办的书画拍卖活动,为安康慈善协会筹得善款两万六千余元。
2015年8月在安康汉唐书城发布第二部作品集《高友书画作品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文工团男高音歌唱家周发猛与流行歌手海鑫为新书发布题词。
2017年1月受邀参加“早阳镇九年制学校众校友爱心捐赠回馈母校”爱心援助活动,并为母校捐赠个人画册及书法作品。
2018年8月与陕西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汪静女士结为夫妇,婚礼在安康睿智天龙酒店举行。
2019年10月与安康书友共同创立安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并担任首届青书协宣传部副主任。
社会活动
●2015年7月参加由金盛商务有限公司举办的书画拍卖活动,为安康慈善协会筹得善款两万六千余元。
●情系早阳教育,关爱山区孩子。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周高友为母校早阳镇九年制学校捐赠个人书法作品集100册,并为母校、爱心企业和爱心团体捐赠个人书法作品。
人物评价
先秦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高山流水,以琴会友。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陕西著名书法家周高友先生的名字就是出自于此典故。五岁识字,七岁从母学习书法,得其教导和熏陶,其后师从唐明娟女士。书学王羲之、欧阳询、赵孟頫、李邕、王铎、谢德萍、卢定山、曹全诸碑,画临石涛、潘天寿、黄胄、赵少昂、刘继卣诸家,经过近20年的学习,后书风颇似其母,气势平稳,书风秀逸,笔间苦藤,内含灵气。其执笔亦使“钩手”法,悬腕中锋,得其母遗韵,使人观之,确显一家风骨。周高友,1987年出生于陕西安康秦巴山脉,代有妙笔、各擅胜场的金州古城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他的艺术才情,日渐铺就了他自己的艺术底色。在高友先生笔下,书法是耕种心灵的工具,既体现出心源可接的传统功力又不拘泥于前人成法,是任由其灵性与情感支配,行笔斩截自由而少附和,随机应变而涉笔成趣。山谷云,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高友的行草,善于“以蓄取势”,与时下的一些“以纵取势”的书法家不同。以纵取势,一泻千里,不留余地,看似行云流水,笔重而势劲;以蓄取势,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故不极而势若不尽”。所谓以蓄取势,就是行中有留,用强劲的笔力和娴熟的机巧来控制运笔和收笔,不论怎样放纵,线条始终保持涩势和韧劲,不那么圆,不那么厚,不那么实,然而老练、生动、自然,跃动着生命的节奏。
智慧是一种空盈的状态,而不是一种饱满的状态。在风格上,周高友既追求南帖的典雅流美,又致力于北碑的雄强朴厚。祖绪根脉,他书崇王羲之、欧阳询,却又取意北碑,日臻沉着之境。后又探源出新,效尤王铎,使他的草书摇曳直下,结体侧欹开张,始终贯穿在中轴线上,似乌龙绞柱,腾挪跳跃,疏而密,断而连,斜而正,雄健跌宕,气势恢宏。困知勉行,又于李邕用情尤甚,他的行书明显有着欧体和《麓山寺碑》糅杂升华的神韵。笔致凝练苍劲,用笔如刀,逆势涩行,很有先秦的金石味。并且,行笔的摩擦力大,反作用也大,留在纸上的墨迹分外深刻,神与迹化,恰如万岁古藤。
承载文化的原典就是文字,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字具有“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特点。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由文字升华为艺术,便称誉为墨宝。相对于书法家而言,书法不仅是综合素质的外化也是心灵和生命的符号,有自己的血型和脉络。这是欣赏著名书法家周高友先生作品时的感受。他的书法心态轻松而随意,任笔由锋,线条缠绵而劲道,有一种解放内心,恣肆率意的痛快。他以性情中人的知性和洒脱写出了自己的风采。凝练而清晰的文字意象,也给我们提供了探颐索引、曳曳独造的审美感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仿佛浩茫不见涯埃的大海。《庄子至乐》云:“褚小者不可以怀古,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说得明白点,就是没有大海的胸怀,就不要歌颂大海。中国书法的美学内涵浩瀚深邃,然用笔、结体、布白与意境却是其核心。高友先生具有良好的书法基本功,尤其是用笔和结体方面,深得传统法书的精要。他的书法涉体较多,且兼及南北之所长;两种截然不同的书风,在他的笔下取会佳境,陶冶出鲜明的个性风采和情感本质。书法是明心见性的艺术;一切文化艺术最后都沉淀为人格。高友先生有方正、有矛盾也有性情、正直等多重面相,是一个充满艺术激情的人,一个敢于挑战传统,敢于思考新事物、新原理的人。在这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欲望时代,他忠实于自我,专注于艺术,不愿意被现实裹挟,执著地操持着自己的人生观、艺术观及敬畏感;孤独地寂寞在时光之中,把自己的日子梳理成诗意的风景:上承千年风雅的香火,下启一湾清流的韵致,冶炼认知,温暖情怀——我们不难看出,书法作为艺术的表达形式,在以映照的方式去接近、或透视生活的本质并寄寓深情。
楷书
行书
草书
隶书
篆书
孙过庭
文征明
朱耷
唐寅
赵佶
郭熙
沈周
仇英
王蒙
祝枝山
倪瓒
国画高清图
书法高清图
国画山水
国画花鸟
佛像唐卡
青绿山水
油画高清图
外国油画
中国油画
风景油画
王羲之
颜真卿
欧阳询
柳公权
赵孟頫
钟绍京
范宽
王希孟
顾恺之
董源
黄公望
石涛
郎世宁
Copyright©三典轩||官方微信公众号id:sdxcom        粤ICP备12011857号-1
微信二维码加载中....马上就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启动微信书画网,可以通过微信宣传推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