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典轩首页 |  艺术家大全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繁體中文版  |  免费申建书画网
康有为艺术网
康有为
     首页                 书画家简介                 作品展览                  管理中心
康有为艺术博物馆          墨迹书法字帖          中外名画真迹原图图库          风雅颂         
     康有为简介
康有为 (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
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
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
曾担任孔教会会长。
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陈千秋、梁启超协助编纂 )、《春秋董氏学》、《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广艺舟双楫》等。
卒年七十。
康有为最早的教师是他的祖父康赞修。
他十九岁时拜南海九江有名的学者朱次琦为师。
康赞修、朱次琦都崇信宋明理学,因此,康有为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鄙弃所谓汉学家的烦琐考据,企图开辟新的治学道路。
学习一段理学之后,他对理学也不赞成了。
因为理学“仅言孔子修已之学,不明孔子救世之学。
”他二十二岁那年离开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读了不少经世致用的书,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
同年他游了一次香港,使他大开眼界。
以后他又阅读《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
这一年是康有为从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开端。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并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
经过学习,康有为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
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
当年9月,他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
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
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
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
提倡尽可能思想、平等观念的人。
康有为的这些看法,虽都不科学,但他的改革精神却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而对封建顽固守旧分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因而这两部书被他们视为异端邪说。
1894年,康有为开始编《人类公理》一书,这本书经多次修补,后来定名为《大同书》发表。
《大同书》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
这当然是荒廖的,因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在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从容不迫。
1895年~1898年,康有为积极地进行了变法实践。
1895年4月,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听说清政府要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为愤慨。
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
各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集会,通过了这个万言书。
5月2日,这份万言书送交都察院。
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
在上书中,康有为从爱国的立场出发,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建议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
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在这次会试中,康有为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工部主事。
以后,康有为又连续给皇帝上了几次书。
光绪皇帝对康有为提出的问题,很受感动。
在这些上书中,康有为系统地发挥了自己的变法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几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政治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
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
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
这几个方面构成了康有为变法维新的基本纲领。
为了组织和发展维新派力量,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
强学会成立之后,每三天举行一次例会,相互讨论“中国自强之学”,批判顽固派的投降卖国。
这就惹怒了李鸿章等人,他们下令封闭了这个学会。
在这个学会被封闭之前,康有为已感到形势紧张,于同年11月离京南下在上海组织了强学分会,不久也被封闭。
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占胶州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
1898年3月,康有为在北京又组织了保国会。
在成立大会上,康有为慷慨陈词,说:“二月以来,失地失权之事已二十见,来日方长,何以卒岁?”康有为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保国会员很快发展到数百人。
这就引起了顽固派的恐惧和诽谤。
有人上书大骂保国会是“名为保国,势必乱国。
”有的人还上书弹劾,准备对康等进行查究。
只是光绪皇帝说了“会为保国,岂不甚善”才算作罢。
不过从此以后,保国会的活动也就很少了。
康有为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组织学会,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动员了群众,扩大了变法维新的影响。
改良派还通过发行报刊进行舆论宣传。
1898年强学会成立时,康有为就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开始印一千份,后来加印三千份。
当时许多官员都能看到,一时在朝廷内外影响甚大。
同年,康有为又在上海组织发行了《强学报》。
改良派通过报纸,动员力量,扩大了自己的阵地。
康有为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实践,在社会上名声很大。
光绪皇帝准备召见康有为。
但是,由于顽固大臣从中设置障碍未能成功。
光绪皇帝下令说,以后康有为如有奏折,即日呈递,不得阻拦。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新政,“变法自强”。
五天以后,光绪皇帝正式接见康有为,并赏给六品衔,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同时给他以专折奏事的权力。
不久,梁启超、谭嗣同也都在政府中任了职。
这样康有为和他的同事们总算参与了变法维新的机要。
在三个来月的时间里,他们根据皇帝的授意,发布了不少实行新政的诏书,如设立学堂、提倡一定的言论自由、奖励发明创造、
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等。
康有为等人以为,只要抓住了皇帝好像就能无事不成,其实,光绪皇帝只不过是个空架子,实权完全掌握在顽固派那拉氏等人手里。
正当康有为等踌躇满志的时候,顽固派一个反扑,就把改良派打了下去。
光绪皇帝被囚禁,谭嗣同等人被杀,康有为、染启超逃亡国外。
戊戌变法运动,前后不过百天,历史上又称“百日维新”。
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固然有其进步意义,但其失败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因为他们害怕群众甚至敌视群众。
他们主张变法,但却反对革命。
康有为认为“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
”他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把革命描写得十分残暴吓人;“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
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
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以后还死抱住保皇的主张不放,坚决反对革命,最后成了阻碍历史前进的绊脚石。
同时在袁世凯提出祭孔的时候,康有为致电黎元洪、段祺瑞,提出祭孔要行跪拜礼,
叫嚣“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为?”
生平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
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
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
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受阻未上达。
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
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
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
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
次年1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
4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
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
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其具体细节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
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
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
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离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张园觐见探望。
1927年,康有为病死于青岛。
思想
康有为的理想和政治主张主要在他撰写的《大同书》中得到体现。
近年对于康有为的历史地位存在着较大争议。
由于维新变法后各派人士的自述常常出于政治宣传目的而颇多不实,使得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存在很大困难。
康有为的赋税思想
康有为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著名代表人物,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
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他认为赋税政策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税以扩商务“。
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
他说”内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指出厘金“内之务农工之源,外之损富商之实。
既以筹款计,亦徒中饱吏役,而国不受其大益”。
他主张通过征收印花税等开辟财源,同时举办银行、邮政等国有事业,用以代替厘金税。
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
指出“我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以困辱之。
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人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康有为的轻税思想在后期发展为无税论,在《大同书》里他主张’公中更未尝向一人而收赋税,扫万国亘古重征厚敛之苦。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超越现实的空想。
关于康有为的贡献
历史不能重演,
但不同的历史时代却可能有相似的问题。
19末、20初的中国与今天一样,都处在社会政治与法制的转型时期。
因此,研究过去100宪法思想的发展,对今天的宪法学和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他领导了中国知识界的启蒙运动。
先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其后,他以进书和进谏的方式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
在康有为之前,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敢于像康有为那样把他们改革中国政治体制的建议和设想反复向皇帝提出。
在我国历史上,他首次倡导了政治体制上的中西结合,最早在中国提出了立宪政体,并提出了具体的宪政方案:兴民权、
设议会、进行选举和地方自治,在坚持儒家传统和帝制的前提下,逐步学习西方的立宪经验。
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有很多保守的成份,但作为我们民族思想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仍然应当重视。
一、康有为对中国宪法发展的贡献
康有为是中国第一批探索宪政的人 ,
他的立宪思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到戊戌变法以前 ,中国的封建制度存续长达 40 0 0年 ,不可谓没有法 ,也不可谓没有“以法治国” ,但是法自君出 ,
权尊于法 ;法律作为一种统治工具 ,拘束臣民而不拘束君主 ;引礼入法 ,以家族为本位而维护封建等级制。
当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相继建立 ,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权概念在 1 9世纪末传入中国之时 ,中国仍然是一个皇帝“口含天宪” ,君权至上的社会。
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 ,即宪法。
他认为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专制、立宪和共和三种。
在专制政体下 ,“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 ,而立宪政体则是“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
① 因此 ,“宪法”就是“维新之路”。
早期出国留学或出使海外的中国人 ,也曾经提出应当改革内政、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② 但往往是简单的制度引介 ,
没有意识到宪法限制君权、对抗封建专制的作用。
自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以来 ,直至清末立宪 ,虽然历经共和制、帝制以及民主、专制政体之反复 ,历任政府无不以立宪为立国之开端 ,
无不以宪法记载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 ,这未尝不应归功于第一代倡导依宪治国者。
2 .反对专制政体 ,主张君主立宪。
在康有为时代以前 ,中国只有朝代更替 ,从无政体之变。
自康有为始 ,君主专制作为一种政体受到挑战。
康有为反对君主专制政体 ,主张君主立宪。
他认为君主权威无限“大背几何公理” ,主张“立一议院以行政 ,并民主亦不立。
”又说 ,“君臣一伦 ,亦全从人立之法而出 ,有人立之法 ,然后有君臣。
今此法权归于众 ,所谓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者也 ,最有益于人道矣。
”由此 ,康有为在中国明确提出了作为资产阶级民主立宪理论基础的身份平等观。
康有为对立宪模式的选择在戊戌变法前后有所变化。
戊戌变法以前 ,他提倡集权制的君主立宪 ,类似于日本和德国。
但是戊戌变法之后 ,他提倡虚位君主 ,类似于英国。
③ 戊戌变法时期 ,他认为“变法”应“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 ,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
前者意在强调其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 ;后者则指日本明治维新后所确立的君主立宪制。
直到 1 90 6年《法国创兴沿革》中 ,康有为还分析说 ,(法国与日尔曼 )两国之创同时 ,而强弱异形于后 ,
这主要是看君权是否能够集中而决定的。

有人认为 ,康有为在辛亥革命以后仍然提倡君主立宪 ,是反对建立民主共和国 ,
实际上是维护封建专制。
⑤ 笔者以为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辛亥革命以后 ,康有为虽然主张君主立宪 ,但是所谓虚位君主 ,“是名皇帝 ,实非皇帝” ,君主的权限由宪法规定 ,
“宪法全由资政院起草决议 ,则全由民权共和至明” ,并且宪法是“一国最上法、最高权”。
⑥ 在这一设计当中 ,专制政体下皇帝的立法权、行政权、人事权和军权都已有名无实 ,与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所提倡的君主立宪相比 ,
发生了质的变化。
虽然他反对革命派的共和政体 ,称民主共和制不适合中国国情 ,⑦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民主共和与虚君共和同样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表现形式。
从宪政发展史的角度看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和宪政肇始于英国 ,其主要特征就是确立了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
这种君主立宪制对于封建专制而言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超越 ,直到今天 ,其历史意义是不应也无法否认的。
因此 ,忽视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特征而断言康有为辛亥革命后立宪思想的反时代性恰恰本身就忽视了其所处的时代特征 ,
是一种以今人之观念强求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3.提倡权力制衡的政权组织形式。
合议与分权是在传统方面或理性方面对于集权统治进行限制的特别手段。
它们共同促成了现代行政管理和立宪政治。
⑧ 作为世界宪政史最为恢宏的一幕的法国大革命 ,就曾经明确提出 :“凡分权未确立、权利无保障的国家就没有宪法”。
康有为很早就从理论上肯定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理论的合理性。
在戊戌变法之前所撰写的《实理公法全书》(1 888年前 )当中 ,康有为从几何原理出发 ,认为“以互相逆制立法 ,凡地球古今之人 ,
无一人不在互相逆制之内。
”⑨ 他认为 :“以一顺一逆立法 ,凡使地球古今之人 ,有彼能逆制人 ,而人不能逆制彼者。
……则必有擅权势而作威福者 ,居于其下 ,为其所逆制之人必苦矣”。
⑩ 在代御史宋伯鲁草拟的《变法先后有序 ,乞速奋乾断以救艰危折》中 ,他又具体指出了三权分立的主要内容 :“泰西论政 ,有三权鼎立之义。
三权者 ,有议政之官 ,有行政之官 ,有司法之官也。
夫国之政体 ,犹人之身体也。
议政者譬若心思 ,行政者譬为手足 ,司法者譬如耳目 ,各守其官 ,而后体立事成。
” ⑾ 同时 ,他反对机构设置重迭 ,认为中国之弊“在治地太大 ,小官太疏也。
” ⑿
宪法中“分权与制衡”原则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最高统治权按类别和职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 ,分别由独立的机关负责 ,同时它们之间又存在制约与平衡的关系 ;分权的第二个方面是国家结构形式上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与制衡。
从康有为后来的变法实践和政论看 ,他对三权分立专门的论述不多。
但是 ,他倡导议会政治 ,实际上是分君主之集权 ;提倡地方自治 ,则是主张地方分中央之集权。
4.民权思想与政治观。
在康有为之前 ,中国虽然有“民本”思想 ,但是却没有民权思想。
康有为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观 ,强调公民自治。
在《万身公法书籍目录提要及实理公法全书》中 ,康有为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民权观。
他认为 ,人生来平等 ,同时又充满差异性 ,这些充满差异性的人是独立的 ,有自主权 ,应当“以平等之意 ,用人立之法” , ⒀ 对此进行规范。
他不但主张长幼平等、朋友平等 (治事门、论人公法 ) ,甚至认为君民之间也是平等的。
在该书的君臣门实理 (引说一条 )中 ,他论述道 :“民之立君者 ,以为己之保卫者也。
盖又如两人有相交之事 ,而另觅一人以作中保也。
故凡民皆臣 ,而一命之士以上 ,皆可统称为君”。
⒁ 把君主比作契约关系中的见证人 ,而不是以往以君主为一切社会关系的合法性来源 ,这在当时是一大思想进步。
以公民自治理论为基础 ,康有为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他认为 :“中国地方之大病在于官代民治 ,而不听民自治” ,“立法之意但以为国 ,非以为民 ,但求不乱 ,
非以求治。
…… (因此 )有大官而无小官 ,有国官而无乡官 ,有国政而无民政 ,有代治而无自治”。
康有为所主张的地方自治 ,类似于“古者之封建也” ,“但古者 ,乱世封建其一人 ,则有世及自私争战之患 ,
此所以不可行也。
今者升平封建其众人 ,听民自治 ,听众公议 ,人人自谋其公益 ,则地利大辟 ,人工大进……”。
他还提出了具体的参照系 ,即“因乡邑之旧俗而采英德法日之制” ,以“万人以上地十里者为一局 ,或名曰邑 ,
……” ⒂ 等具体设计。
在当时 ,地方自治的提出是与中国传统的大一统国家结构形式相对立的。
地方自治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减轻中央负担 ,并且在促进地方政治清明的同时形成对中央行政的牵制力量。
不但如此 ,地方自治的基础是民治 ,这与中国历代的割据式自治或绅权和族权维持下的地方自治具有质的区别。
从中国的法律和行政管理的传统看 ,维持国家秩序的规范当中不乏“治官之法”⒃ 和地方规范 ,然而其出发点乃是“治民”而非“民治”。
以“民治”为目标的地方自治始自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派的启蒙。
需要指出的是 ,康有为虽然提倡地方自治 ,却始终反对联省自治 ,维护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1920年 ,军阀混战 ,各地方纷纷独立 ,有人以美国、德国实行联邦制而富强 ,提出联省自治的理论。
对此 ,康有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 ,美国、德国之所以实行联邦制在于其建国之前 ,本为“久远分立之邦” ,实行联邦制恰恰是为了统一。
而中国自汉以后 2000年 ,皆以统一立国 ,采联省自治 ,实则分邦裂土 ,“非自治而冒名自治” ,实则军阀专制、
“只有割据之军治 ,而民治无自而生 ,故军阀未除 ,自治二字不必假用”。
⒄ 康有为的这一论点的正确性后来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所证实。
二、康有为宪法思想的局限性
首先 ,
尽管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曾经启迪和影响了后来的宪法理论 ,但是 ,其中却存在许多保守主义的成份 ,主要表现在对君权的妥协以及对传统的、
占统治地位的以礼治国、儒法合流思想的吸收。
保守主义的立宪观曾经在西方取得了成功。
但是在康有为时代 ,保守主义的立宪思想却不能解决中国的危机。
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矛盾都十分突出 ,同时存在着生存问题、民族问题和民主问题三重危机 ,而康有为的立宪观最关注的则是生存危机 ,
即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问题。
无论是设制度局也好、满汉平等也好 ,都是富国强兵的手段。
即使康有为的变法能够成功 ,也只能解决中国危机的一部分 ,即生存问题。
但是一方面 ,清政府的存在本身就一直受到合法性问题的挑战。
专制君主制作为一种传统的统治方式 ,越来越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 ,随着西方民主观念的引入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成熟 ,渐进的、调和的保守主义改革思想遭受更为激烈而迅疾的民族、
民主革命的挑战 ,尤其是满族官员十分担心丧失既得权力 ,而人数众多的汉族则不满于长期以来的民族不平等。
其次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缺乏成熟的阶级力量的支持。
恩格斯在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 ,非常深刻地指出 :“不成熟的理论 ,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 ,
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⒅ 虽然有人称康有为属于上层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但是迄今为止 ,几乎还没有确凿可信的史实足以证明 ,
在戊戌变法以前就存在着一个民族资产阶级上层。
⒆ 实际上 ,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来源于中国 1 9世纪转型期的特殊阶层 ,他们虽然反对专制体制 ,但是由于当时尚未形成独立的民族资本主义阶层 ,
因而又不得不依附于专制体制中的开明官僚。
正因为如此 ,改良派为推动立宪所采取的行动具有软弱性。
戊戌变法以前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立宪派投靠帝党 ,而帝党由于缺乏实力 ,随时准备与守旧派妥协 ,从而导致“新政”失败。
戊戌变法之后 ,他们仍然寄希望于清政府内部的改革。
辛亥革命之后 ,康有为又因主张帝制和复辟而不见容于新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阵营 ,始终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第三 ,康有为对西方的立宪政治缺乏价值上的深刻认识。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康有为对西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器物”论的基础上 ,他还不能把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封建的开明政治严格区分开来。
就宪法的来源看 ,立宪主义包括立宪的价值学说和立宪的规范形式两方面 ,其中宪法的价值尤其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伴生。
它是一个“新开端” ,反映的是新生的获得胜利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而康有为的立宪理想则是从社会进化论出发 ,希望调和君权与民权之间的矛盾 ,减缓新生力量对封建专制的冲击 ,
维护旧体制。
因此 ,康有为对宪法的理解是有内在矛盾的。
一方面 ,他强调宪法是“维新之始” ;另一方面 ,又说宪法是传统的延续 ,认为中国的文教礼俗即英国的不成文宪法。
⒇ 这实际上是混淆了两种传统 :民权传统和君权传统 ,仅仅把它们统一在“法治主义”或者“宪法”的规范秩序当中。
实际上 ,资产阶级宪法之不同于“古典”的 (希腊城邦或罗马共和国时代 )的宪法 ,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它们所强调的宪法的精神不同。
例如 ,激进的潘恩就十分强调宪法一词的政治意义 ,认为宪法不仅规范政府的组织形式 ,更是保护民权不受政府权力侵犯的立法。
21 康有为虽然认识到民权的价值 ,但是在权利的实现与权力的效率之间发生冲突时 ,他就难免要为“效率”牺牲原则。
例如 ,在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答人论议院书》中 ,康有为说 :“君犹父也 ,民犹子也 ,中国之民皆如幼童婴孩 ,
问一家之中 ,婴孩十数 ,不由父母专主之 ,而使幼童婴孩自主之 ,自学之 ,能成学否乎 ?必不能也。
敬告足下一言 ,中国唯以君权治天下而已 ,若雷厉风行 ,三月而规模成 ,二年而成效著”。
22 在设立议院的问题上也是如此。
康有为一直称赞西方的代议制 ,但是他主张设立的制度局、集意院、懋勤殿等都属于君主的智囊机构 ,而不是民选机构。
不但如此 ,议院作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权力机构 ,是作为封建君权的对立物而出现于历史舞台之上的。
然而 ,康有为和当时中国先进的思想家往往是从“通下情”的角度来认识其作用的。
这样一来 ,议院的设立并不否定封建君权 ,相反倒成为强化封建国家机器的有效机制。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宪政实践的诸多两难困境。
三、康有为立宪思想的来源
休•塞西尔认为 ,
英国近代保守主义有三个主要来源 ,即人类的天生的守旧倾向、王党主义和帝国主义。
撇开“人类的天生的守旧倾向”不论 ,分析康有为的宪法思想发展可以发现 ,康有为的立宪思想主要来自两方面 :孔教传统与“同治情结”。
康有为早年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儒家学说到佛学、道学 ,再由佛、道之学到西学的曲折过程。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康有为自幼即开始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
1 879年 ,康有为结识张鼎华 (字延秋 ) ,这是康有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从此之后 ,他“舍弃考据帖括之学” ,开始阅读“西国近事汇编” ,并“薄游香港 ,览西人宫室之环丽 ,
道路之整洁 ,巡捕之严密 ,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 ,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
” 23 光绪八年 (1 882年 ) ,康有为自京应试返南海 ,“尽释故见”、开始“大讲西学”。
康有为这一时期所接触的西学 ,仍然以游记和历史为主 ,并没有使他放弃儒家正统观念 ,而是对传统的儒教进行了“扬弃” ,做《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汤志钧在评价近代经学在中国的地位时曾意味深长地指出 :“把封建经学进行改造 ,……冲荡了封建势力 ,
促进了思想解放。
……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持‘中体’ ,也只能说要‘西用’ ;资产阶级由‘革政’到‘革命’ ,
也和儒家经学有关。
经学的改造 ,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在思想领域中的反映 ,而经学在近代中国还能起它‘改造’的作用 ,
又说明它的传统影响还是很深。
” 24
由于坚持儒教正统 ,康有为有意识地摒弃了盛行于近代西方国家的某些民主观念。
例如 ,他从中西文化渊源的不同出发 ,指出 :“中西之本末绝异有二焉 :一曰势 ,一曰俗。
二者既异 ,不能以中国之是非绳之也”。
虽然他当时主要是为了批评“中国……秉礼而日弱。
泰西……尊贤而能强” ,但终究认为“幸先圣之学 ,深入于人心 ,故时清议能维持之朝居矣。
25
不然 ,由今之法 ,不能一辛亥革命后 ,他更痛心疾首地谴责 :“今之共和 ,非革清朝之命 ,
实革孔子圣教之命 ,黄帝民族之命 ,故可惊可痛 ,莫此为甚也。
窃惟方药不论补泻 ,惟在能起沉疴 ;政体不论君民 ,惟在足以立国。
盖身有老少强弱之异 ,决无万应之单方 :国有历史风俗之殊 ,,难全从人而舍己。
若误行之 ,可以死亡。
今中国群医之误 ,几以共和之方杀中国 ,成效已毕见矣”。
26又说 :“万国礼教主无不跪 ,中国民不拜天 ,不奉耶、会 ,又不拜孔子 ,留此膝何为 ?” 27 这和他后来“引孔入宪”的作法是一脉相承的。
康有为保守主义立宪思想的第二个来源是其“同治情结” ,这是中国的王党主义。
在《七十赐寿谢恩折》(1 92 7年 )中 ,康有为称 :“臣海滨鄙人 ,文质无底 ,虽十三世为士 ,
而门非华腴 ,既四十岁而无闻……先帝……择臣于侧陋冗散之中 ,
咨臣以变法自强之业 ,谕臣专折奏事 ,由是感激 ,竭尽愚忠。
”28 此后 ,当梁启超企图与革命党合作时 ,康有为强烈反对 ,指责梁启超辜负圣恩。
康有为所主张的变法 ,仍然是一种统治阶级内部的纠纷解决机制 ,是一种自我“革政” ,并未上升到革命。
如果说“制度局也罢 ,懋勤殿也罢 ,都是百日维新时康有为借以寄身 ,借以参与到清中央政权中去指导变法的机构” ,29 那么在辛亥革命之后 ,
帝制既已被推翻 ,他仍然坚持维护君主的利益 ,直至策动复辟 ,则充分表现出其保守的一面。
最后 ,辛亥革命以后政权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也使康有为对共和制丧失信心。
辛亥革命之后 ,军阀混战、各派轮流执政 ,康有为曾感慨万千地说 :“吾用法国责任内阁之制 ,则总统、
总理日相争轧 ,黎宋卿、冯华甫、徐菊人之与段祺瑞 ,至于之战德国、战湖南。
甚至于军事二十一条与日本为争具 ,前几亡国 ,后起争裂 ,幸而德败美胜 ,日本解约 ,否则中国亡之久矣。
此法国共和制之不可行也。
瑞士七总裁制广东行之 ,岑、伍、孙、唐争祸至今 ,瑞制又不可行矣。
……十二年来号称共和 ,而实共争、共乱、共杀 ,以召共管而已”。
30 因此 ,他认为民国是以“秦始皇专制之戮 ,而冒称共和 ,……。
”31 本来就对君主制存有怀旧之心的康有为 ,经过辛亥革命后十几年的政治现实 ,再次对民主共和制失去信心 ,
转而支持复辟帝制 ,反对当时的民主共和。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深刻地指出 :“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 ,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
32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举宪法的旗帜对封建专制进行质疑和挑战的学者和改革家。
虽然他的改革思想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作为近代中国宪法思想启蒙的第一人。
正如卡西勒在评价欧洲的思想启蒙时认识到 ,从历史上看 ,尽管启蒙哲学热衷于进步 ,并力图粉碎旧法律的框架 ,
建立新的人生观 ,然而它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 ,却是屡屡返回那些哲学的老问题上去。
33 这种一方面和近古和现存的秩序作斗争 ,但另一方面又不断回到古代思潮和问题上去的两重性同样可以用来理解康有为在宪法问题上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进一步来看 ,康有为试图结合儒家思想传统和西方立宪主义的努力虽然成为一幕“悲剧性的历史” ,但是作为一种方法 ,
移植和借鉴国外的法学经验 ,并兼顾本国国情的思路 ,却被后来的学者所继承 ,直到撒大士大夫似的
四、
康有为的书学思想
后人了解康有为,大多基于“戊戌变法”。
事实上,康有为在书法艺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绝不比他在政治舞台上的作为逊色。
他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继阮元、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
他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所著的《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祟汉魏六朝碑学,
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康有为的事业成就涉及多方面,皆有惊人建树,仅著述就有700多万字,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创作,想象奇特,辞采瑰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辑成《南海先生诗集》。
代表诗篇即《出都留别诸公》5首,其中对国家危亡命运十分关切,意气豪迈。
其政论文打破传统古文程式,汪洋恣肆,骈散不拘,开梁启超“新文体”先河。
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和《欧洲十一国游记》等。
然而多年来,很少能见到康有为著作的全貌。
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如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不仅出版了全集,而且还出版了奏议、家书、政论、未刊遗稿等,
身后备极哀荣,而学贯中西、放眼世界的康南海则受到很冷遇。
因为康有为的一生,当时与后世皆褒贬不一,颂之者称他是改革家,“广厦长素究为谁?南海先生康有为。
治学公羊张三世,上书清帝凡七回。
论性劝学长兴记,万木草堂立学规。
人类公理大同书,不忍为仁孟子微。
”贬之者称其为保皇党,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对他的保守思想就有很多批判。
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没有和谭嗣同一样选择杀身成仁,而选择了逃亡。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和领导戊戌变法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当他在民国初年为尊孔复古思潮推波助澜,
与袁世凯同流合污,充当帝制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就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从政治巨人蜕变为现实的侏儒。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开始周游列国。
目前在瑞典惊现“康有为岛”,足以见证他游历之广,康有为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中伟大的旅行家之一。
吴昌硕曾给他刻一枚印章:“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他周游列国的经历,拓展了他的胸襟与学识,这在近代知识分子当中是屈指可数。
而在他的学生中,梁启超、王国维、徐悲鸿、刘海粟和萧娴等,在文艺领域内都有建树,说明康有为也是伟大的教育家。
康有为以晚清书法巨子身份,对帖学一系作全面否定,大肆鼓吹“尚碑”意识,造就一代新风,
提出“卑唐”,将有唐数百年来书家创作一笔抹杀,终觉太过偏激。
大凡有成就的理论家很难成为创作大家,因为理论和实践之间既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也有相矛盾对立的一面。
理论需要冷静的逻辑分析,创作需要发自心胸的激情,理论强调公正,创作必须“偏激”,才能显现个性的建立。
自古以来,象孙过庭、苏轼和米芾这样的理论实践均有极高造诣的双栖人物极为少见。
康有为振聋发聩的理论是为自身创作服务立言。
以他在政坛上曾经叱咤风云而最终遭惨败流亡的情况看,以胸中郁勃不平之气作书,不会倾心于柔媚一路的赵董一流,
也是情理中的事。
况且在他出生之前,碑学的发展已是风起云涌。
康有为不能容忍帖学的存在,即使象赵之谦这样以帖写碑的人都逃脱不了频频讥讽,而他却对张裕钊则大加称赞,
不惜抬举到“国朝第一”的高度,他的偏激之处由此可见,同时也说明,他的偏激也造成了很多的失察之处,但必须辨证地看,
正是他的偏激使碑学发展达到了崭新的历史高度。
就康有为的创作而言,对《石门铭》和《爨龙颜》用功尤深,同时参以《经石峪》和云峰山诸石刻。
书写上以平长弧线为基调,转折以圆转为主,长锋羊毫所发挥出的特有的粗茁、浑重和厚实效果在他书作中有很好的体现,
迥然异于赵之谦的顿方挫折、节奏流动,也不同于何绍基的单一圆劲而少见枯笔,这是他的别开生面处。
至于线条张扬带出结构的动荡,否定四平八稳的创作,也是清代碑学的总体特征表现。
就创作形式上来说,以对联最为精彩,见气势开张、浑穆大气的阳刚之美。
逆笔藏锋,迟送涩进,运笔时迅起急收,腕下功夫精深,从中也可以看出康有为的运笔轻视帖法,全从碑出。
转折之处常提笔暗过,圆浑苍厚。
结体不似晋、唐欹侧绮丽,而是长撇大捺,气势开展,饶有汉人古意。
也有人认为这是表面上虚张声势的火气,潘伯鹰先生评说康有为的字“象一条翻滚的烂草绳。
”认为康有为线条没有质感,滥用飞白,显得很虚浮。
康有为在笔法上力倡圆笔,反对方笔,这是造成他笔法单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常常起笔无尖锋,收笔无缺锋,
也无挫锋,提按不是很明显,线条单一,缺少变化。
粗笔时见松散虚空,不够凝敛紧迫,当是一病。
用墨上缺少变化,表现形式不足,起笔饱蘸浓墨,行笔中见飞白,仅此而已。
从他的中堂作品来看,章法方面落款常有局促之意,这是对帖学否定所致,实质上他早年日课,还是以欧虞为主的。
综合来看,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发动了近代书法领域内的一场深刻的“变法”运动。
相比较而言,他的书法创作胜过阮元和包世臣,但就他自身而言,创作和理论成就相比,还是有段差距,他并不是最杰出的碑学实践者。
楷书
行书
草书
隶书
篆书
孙过庭
文征明
朱耷
唐寅
赵佶
郭熙
沈周
仇英
王蒙
祝枝山
倪瓒
国画高清图
书法高清图
国画山水
国画花鸟
佛像唐卡
青绿山水
油画高清图
外国油画
中国油画
风景油画
王羲之
颜真卿
欧阳询
柳公权
赵孟頫
钟绍京
范宽
王希孟
顾恺之
董源
黄公望
石涛
郎世宁
客服信箱:www3zitiecn@163.com   微信公众号ID:sdxcom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新和大道179号新城市广场F栋1107室   微信关注公众号咨询   QQ:1764085446
Copyright©三典轩||官方微信公众号id:sdxcom        粤ICP备12011857号-1
微信二维码加载中....马上就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启动微信书画网,可以通过微信宣传推广!
关闭